百科:特色词条评选标准是什么
很多网友都知道特色百科词条,有很多明星、演员、政要等人物词条被评选为特色词条,那么百科中特色词条评选的标准是什么呢?
特色词条,曾定名为“优秀词条”,是由百科蝌蚪团评审员评审并授予“特色词条”徽帜的词条,它是百科词条的典范之作,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专业性,且用词规范、行文有据、阐释适度、通俗易懂、排版美观,符合互联网阅读习惯。
特色词条是百度百科继优质版本系列(图片、初级、中级、高级)之后,推出的授予较高质量词条的一种荣誉称号,与之前针对“版本”的评价方式不同,特色词条的评选标准,将针对整个词条,不再要求某一个用户贡献的多寡,而是对一个词条内容积累的肯定。
各分类词条编辑指南的拓展、维护和管理工作由百科分类拓展委员会负责。
各分类特色词条的组织生产和质量监督由百科任务评审团委员会和百科监察委员会负责。
评选标准
内容和定义合理
1.定义性解释:
每个词条首先应对词条本身进行定义性解释,如“某某是一位某国的某某家”“某某是一种有某性质的某某物质”。对于任何一个词条来说,这种定义性解释是必不可少的。定义性解释一般立足于词条主题所属分类,指示出本主题在知识结构树中的位置(“知识结构树”见百科星图),使读者能够使用一个已知的知识框架来理解本主题。
2.受关注之处:
“受关注之处”指词条及词条某内容“为什么重要”,如“某人做过某件重要的事”“某物是几大某某之一”“某事有怎样的重要影响”等。它的意义在于指出知识结构树中的这个知识点为什么与众不同,为什么本词条是值得百度百科收录的。
3.重要内容:
“重要内容”指每个词条应包含对读者认识本词条主题有核心价值的内容。上文所描述的 “定义性解释”和“受关注之处”都是“重要内容”的一部分。 对于不同的词条而言,“重要内容”会有不同的意义。例如,“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词条中,定律内容、发现者、适用范围等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这些部分的缺失会导致读者对词条内容的错误认识。而对于“宋朝”词条而言,“重要内容”则主要包括朝代的开始与结束、疆域、经济、重要事件等。“覆盖重要内容”是一个词条存在的基础。当一个新词条被创建时,它应包含最重要的内容,否则就不应该被百度百科所收录。
拒绝不相关内容
词条中不应该包含任何与词条主题不相关的内容。
定义:词条所描述的主题为A,其某部分内容所描述的主题为B,如果不能用“B是A的某某”来表述两者的关系,则B就是一段不相关内容。
例如,词条“大明宫”中如果存在介绍电视剧“大明宫词”的内容,这就是一段不相关内容。
放弃弱相关内容
百科词条的内容应简明扼要,收录主题中较为重要的、有关注度的内容,而无需收录那些不重要的、不影响读者了解词条主题的内容。
如“宋朝”词条中介绍朝代的疆域、经济、重要事件、皇帝世系等都是合理的,但“宋朝的风筝”就是弱相关的内容。再如明星词条中,一般都会存在“喜欢XX颜色、喜欢吃XXX口味的火锅、喜欢哆啦A梦”,代言了某品牌的酸奶、代言了某品牌的饮料、参加了某品牌发布会、出席某杂志的活动这类内容。这种内容会让词条变成一个冗长的时间表格。如户口本或档案薄那样记录内容,只会陷入“所有内容都重要”→“所有内容都一样重要”→“所有内容都不重要”的怪圈。
弱相关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类:
1.相关的不重要内容
上述“宋朝的风筝”例子就是“相关的不重要内容”。其典型特征是,这类内容所描述的子主题(宋朝的风筝)与词条主题(宋朝)虽然相关,但对读者认识词条主题本身不具有价值。
例如,“左宗棠鸡”这道菜的得名与蒋经国有关,与蒋经国相关的内容对读者认识左宗棠鸡有价值,因此左宗棠鸡词条中适合介绍蒋经国与左宗棠鸡的关系;而与左宗棠鸡相关的内容对读者认识蒋经国并无价值,因此蒋经国词条中不适合介绍左宗棠鸡的相关内容。
类似地,无锡市的一个小公司不适合在“无锡”词条或“公司”词条中介绍,某品牌某型号的手机不适合在“手机”词条中介绍等等。
2.远关系内容
“远关系内容”的例子如“周杰伦”词条中的《青花瓷》歌词。其特征是,这类内容所描述的子主题(《青花瓷》歌词)与词条主题(周杰伦)的关系在两级以上(周杰伦——重要作品——《青花瓷》——歌词,共三级)。
一般情况下,词条中所介绍的内容层级不应该超过两级(周杰伦——重要作品(第一级)——《青花瓷》(第二级))。第二级内容(《青花瓷》)只需要概括性解释,而不需要详细的分主题叙述(《青花瓷》——歌词、歌词解释、创作背景等)。超过第二级的内容可认为是远关系内容。
逻辑要清晰合理
百科词条属于说明文范畴,逻辑结构应符合人对于内容的一般认知顺序。举例来讲,如果描述一个建筑,一定遵循的是整个建筑从无到有(建设背景、设计方案)、从整体到局部(建筑外观、内部构造、设计细节)这样一个过程。合理的逻辑顺序没有严格的唯一性,但是一个词条中的逻辑关系应该是一致的(时间逻辑、空间逻辑),这样可以保证读者阅读的连贯性,也可以保证词条编辑者在整理内容时不致遗漏。
描述要客观适当
1.描述客观
描述事物时以事实为依据不加入感情色彩,不掺杂个人的好恶。百科词条是客观内容的集合,只站在第三方立场,以事实说话。例如,某篮球运动员某一场的投篮命中率较差,一般的表述是命中率低,甚至使用“打铁”之类的贬义词。而这样的表述模糊不清,多少算低,多少算高各有标准;同时也会造成支持者和反对者的口水战。所以直接把赛事数据列出,是高是低各自评说即可。另外在筛选内容时,也要保证公正客观,尤其对于争议性内容,保留多方观点并附以可靠的参考资料,是处理争议内容较为可取的做法。
2.修饰适当
百科词条提倡用语“客观”,在一般性的叙述中(区别于引用原文的引述)尽量少的使用形容词和程度副词(最XXXX、十分XXX……)。其核心的手段就是语文的语言技能之一——“提炼句子主干”。拿到一段内容的时候,先按照“主谓宾”或者“起因、经过、结果”的方式,提炼主旨,然后适当的补充细节,避免过度描述即可。下面举例说明”修饰适当“概念,以下两个文段来自词条姜文。
例子1
修改前:
为了这个角色,他全身心投入去准备,找资料、看纪录片,专门去找溥杰,甚至晚上躺在了床上也要跟弟弟说溥仪,最终得以塑造一个可恨可悲、可笑可怜的“末代皇帝”形象。
修改后:
为了这个角色,他查找了很多溥仪的历史资料,还去拜访溥仪的弟弟溥杰,最后成功塑造了这一形象。
这一句话的本意,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要素去归纳,就是“为了塑造溥仪这个形象,姜文花了不少功夫,最后塑造成功。”然后,把一些细节适当的加进去,注意这些细节必须经过处理,避免过度修饰,以免造成不客观。
例子2
修改前:
1986年,谢晋拍摄《芙蓉镇》,年龄显小的姜文和刘晓庆大量精彩的对手戏,23岁的姜文就能与在当时最有号召力的“第三代”导演谢晋合作的确是件不简单的事情。
修改后:
1986年,姜文与刘晓庆搭档,在谢晋导演的电影《芙蓉镇》中饰演男主角秦书田,并凭借这部作品获得了1987年的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
这一句话,可以按照“主谓宾”的要素去提炼,得到的结果大致是(保留了一些状语)“谢晋于1986年拍摄了《芙蓉镇》,姜文与刘晓庆在其中演对手戏,姜文与谢晋合作是件不简单事情。”很明显,这句话的主旨就是,姜文在电影《芙蓉镇》中能够与刘晓庆和谢晋进行合作。从侧面表现他的受认可程度,那么最后一个分句,实际上就是一个额外的强调。
”修改前的内容“实际上带有倾向性,并且意义有限。首先,认识并认可“谢晋”的人,最后一句话是无意义的。不认识、不认可谢晋的人,写这句话也达不到目的,同时人为强调它的“号召力”也有主观之嫌。这里还有另外一个细节,词条后面提到,姜文通过参演这一部电影,获得了大众电影百花奖的最佳男演员,这个内容点就比通过“谢晋的号召力”去强调这次合作的意义更具有客观的价值,同时还将两个内容有效整合了起来。
展现要合理美观
充分考虑阅读者的体验,使各内容要素的展现与编辑器最新功能紧密结合,包括但不限于义项名、概述(图)、信息栏、正文、图片(册)、参考资料、文字格式、段落格式、特殊符号和模块等。
参考资料要有效
参考资料是正文内容客观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词条某条内容,光靠“说”自己客观是不够的,应以可信有效的参考资料作为佐证来源,才能证明该内容是否已获得公众知晓或认可。
特色词条应该保证一半以上的信息点都是有可靠来源的(由科学百科权威认证的特色词条,应确保词条正文中(含概述)每个目录模块中都有至少一条权威参考资料)。这里的有来源不是要求一字一句的复制粘贴,而是“内容虽经必要提炼、整理,但却不失原意”。例如前述的两个姜文词条中的文段,整理后的内容要素和观点依然来自参考资料,并没有增减其原意。
可靠的来源一般包括文献、书籍等出版物、主流媒体发布的消息、政府或公众机构官网发布的内容等。关于可靠的来源的具体定义,请参阅百度百科:参考资料。
目录与字数要求
特色词条一级目录数量至少满足3个强目录和2个弱目录,或至少4个强目录,特色词条字数至少1000字(概述+信息栏+正文)。
如果你想做一张属于自己的特色百科词条“百科中国”团队可以代做代编辑一张属于你自己的百科名片。